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归期从东宏法师的禅房出来,抬头望向天上的太阳,太阳暖暖的,金色的光辉挥洒下来。
归期知道,这是菩萨的加持―佛光普照。
沐浴着佛光,心瞬间空灵,脑袋里好像也是空空的,又像是满满的,心中有一种慢慢蔓延开来的喜悦浸透四肢百骸,每一个毛孔都透着那种无法言说的喜悦。
归期知道那就是―法喜。
不是人间的开心,人间的开心快乐是短暂的,是难以维持长久的,而且很多人的开心快乐是需要宣泄的,有时候给别人的感觉如同疯子一样。
而法喜是要打通气脉,当一个人说一个高尚的笑话时,气场是往上面升的,真正地打通气脉,是打通脑子里的气脉,胸部以上为上脉,胸部以下为下脉。
法喜是从上脉来的,是从境界上来的,当一个人有境界时,讲出来的话那才叫法喜。
比如,一个人忽然跑过来告诉你说,“我孩子的病好了,感谢观世音菩萨”
,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这就叫法喜。
学佛的人才会有法喜,不学佛的人是没有法喜的,没有法喜就不能充满。
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能打通向上经络的境界,那就不叫法喜。
法喜它是有气息,还有呼吸,法喜的呼吸是很慢的。
当一个充满法喜的人讲话时,是很有哲理的,呼吸是平均的,气息是很顺畅的。
当你一旦打通气脉之后,随之而来的叫法乐和法味。
法喜等于法乐,等于法味,味就是回味,一想起来就开心,这种喜悦是泛泛地在心中回荡。
当一个人法喜充满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让它运转,运作之后法喜才能充满。
归期现在的感受就是法喜充满,那是一种平静安宁发自灵魂的开心快乐。
归期向山下走去。
尘世中无论怎样修行,也要先维持住自己的生活,维持住自己的衣食住行。
如果居无定所餐风露宿,连最起码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又怎么能静下心来修行呢?尘世中的修行,不是让你放下尘缘不顾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修行,是为了了却尘缘,而不是让你强行的断了尘缘,强行的断缘又造了业障。
修行,要放下。
不是表面的放下,而是心里的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