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靠近元旦了,空气中弥漫着冬天的气息和节日的氛围。
经过一段时间艰苦卓绝的工作,于同志终于初步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向组织提出了希望自己父母来大连的申请。
很快组织上便批准了。
兰子以一个儿媳的口吻给于同志的父母写下了一封信,表达了希望二老来大连的期盼。
这一天,于同志接到了父母的来信,很快就要来到大连了,于同志闭着眼睛就知道父母激动的心情。
信的结尾只是询问地方够不够住,因为于同志的弟兄姊妹除了结婚的,还有一个年幼的妹妹(大约十来岁)需要一起过来。
父母在言辞中还充满了敬畏(父母只是普通的劳动者,于同志当年不顾父母的极力反对投身革命。
)和喜悦。
书信里也传达了妹妹的向往。
于同志的眼睛一酸:投身革命以来,为了让父母不受牵连,于同志已经很多年断绝了和父母的联系,如今革命胜利在望,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恨不得即刻让自己站在父母面前。
。
。
。
。
。
与此同时,贞子和孩子思念丈夫和父亲,给章旭打了个电话就起身坐船往大连而来,全然不顾章旭苦口婆心地提醒:青泥洼已经是苏联大鼻子和共产党的天下,日本人说不准会有什么麻烦,极力劝阻她们母子的到来。
好在娘俩记住了章旭最后的忠告:带几件中国式的衣服,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做事。
不要露出日本人的样子(章旭在自己的家庭也教会了贞子和孩子汉语和中国人生活习惯。
)通过地下交通员的一路护送,于同志的父母和妹妹终于坐船来到了大连港码头。
这是老两口有史以来走过的最远的路,也是于同志的妹妹最高兴激动的一段路,虽然码头的鱼腥味有点刺鼻,但颠簸了几个小时的三人竟然没有晕船,这是于同志没有想到的,他高兴地招呼着父母和妹妹坐着大连的公交车。
父母明显有些劳累,坐在车上有些昏昏欲睡,妹妹却瞪大了眼珠子,好奇地注视着这个熙熙攘攘的都市,一副看不够的样子。
于同志关切地询问妹妹家里的情况,看到妹妹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默默地把早已准备好的兰子的一件棉袄披在她的身上,妹妹清澈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这棉袄真暖和,谢谢哥。”
两只手紧紧握住棉袄的衣角,爱不释手。
“傻丫头,说什么呢!”
于同志爱抚地摸摸妹妹的头。
傅同和小林子再加上兰子精心地准备了一顿饭-除了大连的鱼,饼子和青菜,还特意买了一点肉包了点饺子,这已经是很丰盛的了,于同志的父母眼睛里噙着泪花,妹妹的眼睛里透着贪婪和极度惊喜—不住地望望父母,瞅瞅哥哥和兰子,傅同小林子急忙招呼:“姐夫,伯父母和妹妹赶了一天的路,都饿坏了,快招呼吃饭吧。”
高兴的事情总是让时间过得飞快。
一家人说说笑笑吃完了饭。
当妹妹终于把最后一点食物填进嘴里的时候,发现每个人都放下了筷子,含着笑望着自己,顿时羞红了脸跑了出去。
:()沸腾的青泥洼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