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陈文雨连输两局,但却依旧不肯认输,陈小雨让他自己出题,他也不客气,他说要和陈小雨比试四书五经。
说实在的,陈小雨在乙班,乙班尚未开始教四书五经,这个事情全县学的人都知道。
而陈文雨在甲班,四书五经差不多已经学完了,陈文雨之所以提出比四书五经,是因为他以为陈小雨不懂四书五经。
他不知道的是,陈小雨早就从吴县令那里借了四书五经的书籍,并且将这些书籍通篇背诵了下来,而且陈小雨不仅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他还经过21世纪的网络熏陶,网络是个好东西,什么知识都能在网络上看到,而陈小雨平生最爱的便是在网络上刷古人古文古事,再加上他有着天才的大脑,陈文雨要和他比试古文古事,他还真不带怕的。
只是,陈小雨不怕,东陵先生却有些替他着急,他作为县学的山长,当然知道陈小雨还没有学过四书五经,出于正义的原因,他本来是要阻止陈文雨的,但他几次欲开口,都没有说出阻止的话,也不知他在想些什么。
就连冯钰都皱着眉头不说话,很显然,他也对陈文雨的这一提议颇为不满。
现场的学子们也很是不耻陈文雨,他们甚至在底下私语了起来,说是私语,但他们的私语内容却一点也没有避着陈文雨,他们说陈文雨有失文人风骨,为了赢连脸面都不顾了。
陈文雨听了那些私语后,脸色很不好看,但他依旧没有改变主意,他坚定地对陈小雨说道:“我们这一局就比四书五经,你若觉得不公平,你认输便是。”
陈小雨笑了笑,说道:“比就比,谁输谁赢还不一定。”
陈文雨以为陈小雨是在强撑,他冷哼一声,问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后面是什么?”
陈小雨答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陈文雨接着问道:“涉内溜,卿大夫皆辟位,公降一等而揖之。
君子言之曰什么?”
陈小雨答:“尽仕之道,斯其行者远矣。”
陈文雨不死心,继续问道:“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后面是什么?”
陈小雨毫不犹豫地接道:“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这个典故出自《论语》,它的意思是子贡问孔子,在有粮有兵有民众信仰的情况下,若要在三者之中选一个去掉,应该去哪个,孔子说去粮,子贡又问若要再去掉一个,应去哪个,孔子说去兵,因为谁都有一死,但国家如果没有民众的信仰便立不起来。
这是《论语》里非常有名的一个典故,陈文雨以为陈小雨没有学过,所以拿出来考他,没曾想不但没考住陈小雨,陈小雨还反过来给他出题。
陈小雨问陈文雨道:“粮足,兵足,民信之,若为了保滁州,你不得不去掉一样,你欲去掉三者中的哪一样?”
陈文雨想都不想,说道:“去粮。”
陈小雨挑一下眉头,接着问他道:“若不得已再去一样,你欲去哪一样?”
陈文雨沉默良久,说道:“去民之信仰。”
陈小雨笑着面向在场的滁州学子们,对他们说道:“有兵有粮有民众的信仰时,滁州安康无粮,文雨兄要去掉民众之信仰,请问诸位,文雨兄若去掉诸位之信仰,诸位是继续追随他,还是如他一般弃他于不顾?”
众滁州学子沉默了。
陈文雨见众人沉默,知道大事不好,于是,他连忙向滁州学子们解释道:“我先去粮是遵子曰,后去民之信仰是情势所迫,以上皆为考题,与现实毫无相干,诸位皆是智者,怎可受小人挑唆。
再说,滁州岂能无兵,去兵后的滁州还叫什么滁州?”
听了他的解释后,不仅滁州学子沉默了,京都学子也沉默着不作声了,就连上座的东陵先生和冯钰两人,都沉着脸默不作声。
陈文雨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或者说他刚刚的某一句话触了众人的逆鳞,他小心地望一眼身边的老者,想向他寻求帮助。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