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只是,打仗拼的从来都不只是军队的实力,拼的同样是国力,是后勤。
以秦国如今的国力,根本支撑不起一场持久战。
如果要打,秦国必须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冲破六国的围堵,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唯有如此,秦国才能震慑住六国,让六国日后不敢再轻易对秦国动手。
同时,秦国也能凭借战胜国的身份,从六国处获得足够的赔偿,来给自身回血。
一旦让六国看出秦国的弱点,必将后患无穷!
与众多还未回过神来的秦国大臣们不同,卫鞅在思索片刻后,转向了嬴稷与嬴政:“敢问两位秦王,后世,这样的情形是否十分寻常?”
卫鞅能够察觉到嬴渠梁心情的沉重,以及他诸位同僚的恍惚。
唯有嬴稷和嬴政的臣子面色如常,似乎被其他几国围攻,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不错,六国国君忌惮我秦国,时常联合起来围剿我秦国。”
嬴政对于卫鞅相当有好感,在回答卫鞅的问题时,他态度简直称得上热络。
卫鞅倡导变法,废黜卿大夫们的封地,聚乡为县,将整个国家划分为若干县,直接归拢于朝廷的管理之中,这为日后秦国普遍采用郡县制提供了根基。
与此同时,他所倡导的“农爵制”
和“军功爵制”
,又将秦国变成了集耕战为一体的国家。
虽然卫鞅制定的秦法因为过于严苛细密而备受人诟病,但他站在时代的前沿。
对于很多制度的利弊,他有着极为敏锐的嗅觉。
秦国从开始变法到迁都咸阳,这是秦国从旧时代迈入新时代的一大步。
而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之时,站在岔路口的秦国,同样也面临新的挑战。
如果卫鞅不是自家老祖宗手底下不可或缺的人才,嬴政定会想法子将卫鞅拐走。
待嬴政一统天下,各项律令少不得要进行一些变革,他手底下可太缺卫鞅这样的人才了!
面对和善的嬴政,此时还寂寂无名的卫鞅,显得有些受宠若惊。
根据嬴政和嬴渠梁之间的辈分差推断,嬴政的时代距离嬴渠梁的时代,应该已经相当久远了。
难道,他卫鞅在后世秦王那里,竟也这么出名么?
“六国国君,不过是一群喜欢抱团的弱鸡罢了!”
紧跟着,嬴稷也开口了。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六国的不屑。
与嬴政相比,嬴稷对卫鞅的需求小得多,故而,嬴稷对卫鞅的态度还算正常,既不冷淡,也不显得过分热络。
嬴政颔首,对嬴稷的话语表示认同:“几国联军来袭时,看似声势浩大,实则满是破绽。
只要我秦国顶住了第一波攻击,令其中的一路军队损失惨重,其他几路军队自然心生顾虑不敢再全力与我秦国对战,转而优先保存自己国家的战力。”
当然,嬴政手底下人才济济,秦国与其他几国的较量往往在大战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