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3章(第2页)

韩嘉彦笑了,拱手道:“多谢兄长宽慰。

嘉彦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兄长一片苦心。”

韩忠彦临走时深深看她一眼,微不可闻地叹息了一声。

翌日。

引试第一门诗赋进士初试开考。

神宗熙宁变法时,王安石废诗赋进士,只以经义取士,本意是想获得更多务实的人才,因为王安石认为诗赋于政事无用。

彼时身为新法反对者的司马光,反倒与他有着类似的见解。

不过司马光认为取士当先重德行,文学次之。

文学之中经义为先,诗赋次之。

熙宁前,举子皆考诗赋,学问范围极广,因为诗赋命题杂出于六经、诸子、历代史记。

从命题角度来说,也较难重复。

经义之题出于所治一经,一经之中可为题者,举子皆能类集。

裒括其类,豫为义说,左右逢之。

因而废诗赋后才十余年,数榜之间,所在命题,往往相犯。

进入元祐年间,为革除这一弊病,采取了折衷的办法,分立经义、诗赋两科,使天下之士性各尽其方,技各尽其能,器各致其用。

诗赋进士与专经进士,此二者的考试范围不同。

凡诗赋进士,于《易》《诗》《书》《周礼》《礼记》《春秋左传》内听习一经。

初试本经义二道,《论语》《孟子》义各一道;次试赋及律诗各一首;次论一首。

末试子、史、时务策二道,时务策一般是殿试的内容了。

凡专经进士,于《易》《诗》《书》《周礼》《礼记》《春秋左传》内听习两经。

初试本经义三道,《论语》义一道;次试本经义三道,《孟子》义一道;论策如诗赋科。

两科评定成绩的标准为:专经者用经义定取舍,兼诗赋者以诗赋为去留,其名次高下,则于策论参之。

按照最初设想,诗赋、经义平分秋色,各占一半名额;不过事态发展超出估计。

自从诗赋科再开,举子们一窝蜂全选了诗赋。

而专经者十无二三。

太学生员总二千一百余人,不兼诗赋者才八十二人。

原因很简单,诗赋、专经本身取士难度大略相当,重开诗赋意味着朝堂政治走向偏于旧党,应诗赋,便是顺势之为,至少不会让考官觉得应试者是个刺头,有利于取士。

韩嘉彦自不会去做那个刺头,她也兼诗赋科。

第一日诗赋进士初试,考的便是经义二道,《语》《孟》义各一道,一共四道题。

入场时间定在卯初,收卷时间定在酉正。

天不亮,上千举子便已齐聚贡院门外,排队勘验入场。

天光晦暗,长夜未明,上千盏灯笼排布在贡院前的街道上,将街道占得满满的,颇为壮观。

每当此时,汴京城都有好事者起个大早前来围观,尤其是家中有正在读书的子弟者,会专门领着子弟前来观瞻。

看着那些襕衫学子入场,长辈们耳提面命,要孩子好好读书,有朝一日如那些举子们一般取士。

排在韩嘉彦身前的便是谢盛,他体弱,韩嘉彦与他约好一起排队入场,帮衬着他,以免他身体出问题。

不过好在谢盛今日斗志昂扬,满面红光,并未看出身体的异样。

入场时,贡院吏员要检查考生携带的物品,笔墨纸砚与蜡烛,食盒内的餐食饮水,以及发冠、衣物内都不允许有任何夹带。

吏员查得很仔细,每一位考生一套流程下来得费去不少工夫。

热门小说推荐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极品对手

极品对手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直上青云

直上青云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永恒之门

永恒之门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