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洪武三年四月,徐达在沈儿峪的胜利,彻底剿灭了盘踞西北的扩廓所部,奠定了明朝西北边境的大局。
据史载,明军此役大获全胜,擒元郯王、文济王以及国公阎思孝、平章韩札儿、虎林赤、严奉先、李景昌、察罕不花等官一千八百六十五人,将校士卒八万四千五百余人,获马一万五千二百八十余匹,骡驴等杂畜无数。
携家逃到黄河边的扩廓,找不到小船、木筏等渡河用具,抱着一根圆木才过得黄河,经由宁夏奔往和林。
徐达也曾下令郭英追击扩廓,但是没追上,也就不了了之了。
沈儿峪大胜之后,徐达没有急于北进,而是原地休整待命,等待皇帝的指示。
四月二十,朱元璋遣使敕谕大将军徐达。
大意是说,将军领兵在外,凡军中事宜,与诸将商议合谋即可,无需请旨。
调兵守备之事,亦可自决。
皇帝对于进攻方向的指示:第一,甘肃境内驻兵不足,需酌情增援留守;第二,吐蕃数次兵寇临洮,虽未成功,但贼心不死,先率兵南下威逼吐蕃、兴元,平定两处;第三,转进四川,收拢的扩廓降卒,一并编入军中。
看这意思,朱元璋要对西南蜀夏政权动手了。
几天之后,徐达又收到了皇帝敕谕,倒不是改变了进兵的主意,而是对徐达械送胡德济一事的说明。
朱元璋告诉徐达,这等贻误军机之辈,在军中杀了也就是了,无需送至京城。
一旦交到朝廷手中,议其功劳,必定得活。
长此以往,将军在军中的威信必定受到影响。
以后再遇此等事宜,军法从事,勿要姑息。
从两道圣谕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徐达的忠心丝毫没有怀疑,处处放权,而且推心置腹,无话不说。
所以说,徐达是明初圣眷第一人,毫不夸张。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一路北上的左副将军李文忠,再一次独自领军,远出沙漠,若是能生擒元主,可谓泼天之功。
明军在北方的重要据点就是北平,也是大军远征的出发点。
北平距离京师要比定西近,所以李文忠先徐达一步到达了预定位置,开始安排进攻事宜。
上一次北伐,常遇春和李文忠攻破上都开平,元主北逃至应昌。
不过,明军并没有留守开平,而是丢还给了元军。
所以,北元重新控制了中都兴和和上都开平,但元主却一直留在新都应昌享福。
所以这一次,李文忠的先期目标是重新占领开平,威胁应昌。
为了防止元主继续北逃,明军采取了两路包抄、中路直捣的策略。
就在徐、李两路大军从京师出发的时候,负责北平守卫的华云龙便依照朱元璋的指示,先行出动,迅速攻占了云州。
与此同时,大同指挥金朝兴也奉命从大同向西进兵东胜州,轻易将其占领。
先期的武力攻势非常顺利,隐隐对应昌形成了包围之势。
此外,朱元璋还采取了攻心策略,遗书元主,其大意是:上一次写信给你,你没有回复,我猜以你曾经天下之主的身份看不上我这个放牛娃。
不过没关系,我给你分析一下现在的形势。
天下乃能者居之,我出身淮右穷苦人家,在群雄逐鹿的乱战中崛起,最终成为天下新主,实乃天命所归。
你要是愿意和平共处,我可以给你封王授爵,继续统领蒙古诸部。
但要是执意挑衅,那就休怪我不客气了。
顺便告知一声,你的数名朝之众臣已经成了咱的阶下囚,该当如何,请细细思量。
这一番言辞,把远在应昌的元主气得够呛,本就有病的身子更加孱弱了,竟至一病不起。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