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道:“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前一句说的是西周时代,后一句说的就是春秋时代。
儒家所谓的义战,必用天子之命,地位相同的诸侯国互相征战,便是藐视天子,目无法纪。
李杰思虑片刻,提笔在稿纸上写到“圣经不与诸侯之师,以其不知有王也。”
这是破题,上半句不与就是不赞赏的意思,为什么圣人对于诸侯军队之间的征伐不赞赏呢,下半句写出原因“不知有王”
,即符合孟子“敌国不相征”
的意思,也同朱熹阐述的“擅兴之罪”
一致。
承题写到,夫所谓义战者,必其用天子之命者也。
敌国相征,则无王矣。
人之称斯师也,何义哉?此《春秋》尊王之意,而孟子述之以诏当世也。
将儒家义战必用天子之命,诸侯相互征伐便是目无王法写入题中,引申而来的就是孔子在《论语·季氏》中的话。
而孟子所处的时代,继春秋之后又过了大约一百年,社会混乱的情形,比之春秋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
孟子将这句话说出来,便是借《春秋》之言,用来劝诫当世的诸侯们。
不消片刻,洋洋洒洒四百余言跃然纸上,写完后将稿纸晾于一旁,看向下一题四书题。
“知止而后有定。
一节”
看到题目李杰面露诧异,这道题师兄梁储在押题之中正好压中,师兄对于主考官出题思维的揣摩真是让人叹为观止,难怪后来能够做到内阁首辅。
其出自《大学》,全文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之意,这句话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知道应达到的目标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朱熹在集注中的注释为:“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知之,则志有定向。
静,谓心不妄动。
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祥。
得,谓得其所止。”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