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原本,高翰文是想举会计的例子,让其明白,利润并不一句压榨解释得了的。
否则亏损的公司是谁在压榨谁呢?还有,加速折旧法下由于多计提折旧,利润减少,是不是压榨就更少呢?你都不相信人与人的民间直接交易,凭什么觉得百姓与朝廷的交易会没有压榨呢?朝廷背后也是人,而且更加位高权重。
很显然,听到邹应龙这梗着脖子的一句反问,高翰文就知道自己先前准备的说辞失效了。
因为后世这是一个成熟的套路,马上就该说,仅仅只是拿利润举例而已。
利润来源于压制,但并不否认压榨过后还亏本的。
因为作坊主之间也相互压榨。
人与人的一切关系都是压榨。
压榨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就跟空气一样。
要治好这种老顽固,高翰文并不是没有办法,毕竟邹应龙还是很有品格的,至少在挨了柳常青衙门的铁拳后,变得讲理多了。
如果说以前这厮还觉得,直接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压榨,那现在凡是人构成的关系就是压榨,无分直接与间接。
只是这样一来,这厮就走入了死胡同了,压榨成了人存在的基本方式,那要实现大同只能把邪恶的人杀光了。
杀光了人,那大同是谁的大同呢?理论的死局也让这厮不得不到杭州来寻求解脱。
很明显如果在这里寻求不到解脱,这样一个一眼看穿人的本质是压榨的主,到头来,最低也是个遁入空门,但凡有点激动就是三尺白绫了。
但高翰文并不敢轻易去解惑。
因为如果真的有解,那他和柳常青在河南杀了那么多人就真的是枉死了。
毫无意义的枉死。
那时邹应龙可就不是什么改良实践儒学的先驱了,而是真正的刽子手。
那么多人,本不用死的。
背后是多少家庭的身死族灭,妻离子散啊。
说实话,高翰文也在权衡这其中的道义与关系。
说到底,河南的人,人死不能复生。
根据沉没成本法则确实不应该给予太多的砝码权重。
何况能闹出这么大乱子,可不是邹应龙这么一个头脑发热的书生攒得出来的。
根据没有河南人的牺牲,如果大明隆庆新政的总目标不变,那就该整个大明的百姓随机牺牲了。
邹应龙虽然坑了一省的人却变相救了十数省百姓。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