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赵恒取代了曾经的赵元僖,站在了准皇储的位置上。
同时,寇准被任命为中书省参知政事,这一举动让京中各大世家不敢轻举妄动。
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虽都是正二品大员,品级相同,也同为副宰相,可真要说起来,这可是两个八竿子挨不着的官职。
朝中分为东西二府,东府中书门下,为朝廷最高行政机构,除了位同宰执的同平章事外,就是参知政事,这是文官里的天花板。
而西府枢密院,是军事机构,枢密院掌握兵籍、虎符,但不直接统领军队
军队的日常训练和管理由三衙负责,算是兵将分离,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绝对掌控。
东西二府历来相互独立,而又隐隐制约,二者都只向皇帝负责。
一个人能从枢密院被调入中书省,足见皇帝对他的放心,更重要的是,他女儿沈知白刚刚提出改革科举诸事。
这是一个明显的、力挺沈知白的信号,虽然皇帝暂时妥协将人贬出京都,可看这调动,显然是想要弹压文官。
明眼人都清楚,只要时机一到,科举改革之事,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与寇准同为参知政事的吕端,以退为进主动上书,甘愿居于寇准之下,皇帝立即授吕端为左谏议大夫,任户部侍郎、平章事,其位在寇准之上。
当初受二皇子之死牵连,吕端被贬,却在赵元僖死后不久便官复原职,并于一个月后,升任参知政事。
现年五十七的吕端,自太祖建朝便一直在朝为官,至今已宦海沉浮数十载。
——————————
一月前(淳化五年八月),辽国上京。
“太后,宋朝使臣求见。”
“传。”
众目睽睽之下,宋朝使臣走了进来,微微躬身:“拜见辽国太后,臣携吾皇求和旨意前来。”
这话让朝臣们炸了锅,这还是自唐末石敬瑭之后,四十年来,第一次收到汉人的示好。
上次石敬瑭可是将燕云十六州拱手相让。
......
下了朝,耶律宏庆约了好友李殊喝酒,自从李殊入辽为官之后,两人少有机会见面。
千里来投的李殊是个汉人,而耶律宏庆身后是契丹贵族,辽臣们原本就将汉人看做奴隶、牲口。
叛国而来的李殊在他们眼中,连最低贱的牲口都比不上,偏这姓李的贱人还要用皇帝的名字给自己冠名,这让人怎么忍?
耶律家自是严禁他们私下来往,耶律宏庆独自在酒肆里等到了天黑,李殊才匆匆赶来。
“怎么这么晚?小皇帝留你了?求和这事儿怎么说?”
连他这个成日在上京城里闲晃的人,都听说了宋朝遣使求和之事,这个消息在上京必定传的沸沸扬扬。
今日之事,怎么看怎么诡异,李殊端着酒杯静默不语。
眼下皇帝尚未亲政,萧太后把持着朝政,李殊是小皇帝为数不多的消息来源。
每次都趁着下午上课的空当,向李殊打听朝中之事,闹得他时常晚归。
只是...今日却并不是因为小皇帝。
“下朝之后,萧太后传唤了一批大臣,商讨此次宋朝求和一事。”
“当真?此事结果如何?”
耶律宏庆连忙问,他虽然并不政事,可也明白,朝中大多数辽人对此事应该是乐见其成的。
自上一任皇帝去世至今,萧太后已经涉政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统治经验的同时,牢牢掌控着军政大权。
对她,大多数辽人是尊崇的,这些年在她的统治下,政权稳固军事也渐渐壮大。
但,这并不包括朝中的大臣,和二十多个部落的头领们。
和宋朝相安无事的这几年间,萧太后越发将兵权向中央收紧,也越来越重用汉人。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