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84章 陈留之战上(第2页)

指在车上用粗竹将石块抛击出去;作为攻坚的手段。

资治通鉴:袁绍在营中堆土成山,建立高楼,向曹营射箭…曹操建霹雳车,用巨石攻高楼,一一摧毁。

其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抛石来攻击敌方城池或城防设施和人员。

也就是说投石车是这个时代应有的产物,制造和使用它并不违反袁尚穿越后的规则。

原史中,曹操是率先使用,而且大规模使用投石车,并且得到良好效果的诸侯,官渡之战,用霹雳车打破了袁绍的万箭齐发的远程攻击压制!

但是在袁尚穿越的这条时间线上,曹操的谋士刘晔也曾经研制出霹雳车,想用之攻打邺城的城池。

怎奈那个时候,黄月英和她的墨工坊用制造的远程弩机,以及能够引火燃烧的箭矢,一顿猛烈输出,把霹雳车尽数击中并焚毁殆尽!

导致曹军失去了攻城战中的大杀器。

投石车有个问题,就是太过笨重,想在攻城战之中,对城楼上的敌军士兵进行抛射打击,需要十分巨大的投石车!

宋代的《武经总要》也详细介绍了八种常用投石车,其中最大的需要拽手250人,长达8.76米,发射的石弹45公斤,可射90步(合140.85米)。

墨工坊倒是能够研发和制造出这种大小的投石车,但是十分笨重,运输这个环节就成了最大的问题,把这么大的又笨重的机械从黎阳郡制造,再经过黄河运到白马,再运输到陈留郡前线,的确是非常艰巨的一项工程。

不过黄月英是一个天才,她麾下的墨工坊匠人也都是奇思妙想的能工巧匠,他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研究出一套能够制造和运输这种超大型投石车的方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步,拆解投石车:首先需要将每座投石车逐步拆解成几个部分,包括主体结构、弹弓、车轮等。

随后把工人把这些部分分别装车和运输。

黄月英亲自上阵,对拆解后的部件进行包装和标记,确保每个部件都能够被正确识别和保护。

墨工坊的工人会使用绳索、布料等材料来包装和防护,防止下雨使得投石车的零件不能使用。

第二步,运输: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墨工坊自己出资并在黎阳郡吴氏的大力资助下,雇佣牲畜拉车或人力推车来搬运拆解后的投石车。

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稳固固定,避免损坏或丢失。

吴苋和吴芫几乎是倾尽家资购买无数的牛马来运送这些投石车零件,并且还要配备力夫和牛马的粮食。

黄月英不惜重金把袁尚过年期间获得的金银珠宝贡品换成银钱购买和制造投石车设备,以及发放给工人和匠人银钱工资。

第三步,渡河:墨工坊的匠人们还依照古籍,研究出大型浮桥,负责把这些极其沉重的投石车装备运过黄河!

(浮桥,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

军队采用制式器材拼组的军用浮桥,则称舟桥。

浮桥的历史记载以中国为早。

春秋时期《诗经·大雅·大明》记载:“亲迎于渭,造舟为梁”

,记载周文王姬昌于公元前1184年在渭河架浮桥。

在国外,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于公元前537年在美索不达米亚修建过浮桥。

第四步,保护和保密工作:大型投石车是可以解决攻城战的大杀器,此物一出,别说是陈留郡,就连许昌也守不住!

但是投石车本身十分脆弱,全部都是木质结构,中间有些地方是用铁钉铁链等金属进行连接。

所以一旦对投石车使用火攻焚烧,哪怕只是损坏一个零件,整台投石车就不能使用了!

所以,袁尚要严防死守曹军的小股敌人来偷袭运输投石车的运输队!

热门小说推荐
绝品风流狂医

绝品风流狂医

林风因意外负伤从大学退学回村,当欺辱他的地痞从城里带回来一个漂亮女友羞辱他以后,林风竟在村里小河意外得到了古老传承,无相诀。自此以后,且看林风嬉戏花丛,逍遥都市!...

为夫体弱多病

为夫体弱多病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梯险情

官梯险情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误入官路

误入官路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