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高台之上,李绍荣身着军服,肩上的四颗金星,已经变成五颗。
而周光辅和李彦卿肩上扛着的,是青铜鼎的图案,为一鼎;李存审和李存进,扛二鼎;李继岌自己,扛三鼎!
李继岌把自己的亲卫军师长廖凡成派来,担任第六军的军长,补了李绍荣空出来的位置!
大光显经过一个月的休整,完成了兵力补充和弹药准备,前往朔方,与李继岌、夏鲁奇会合。
经过此次大战,契丹已经可以说消失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了。
远处大漠,子弟军再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物资封锁,相信他们坚持不了多少年。
李继岌从成都出发,先派遣武璋攻取通州(四川达县),让李仁罕派一个团去镇守,武璋攻下通州后,到利州与大军会合。
来到利州(广元),经过与师长们商量,派廖凡成进取兴元(汉中)、邢险峰进攻凤州(陕西凤县),一路来到秦州(今甘肃秦安县)。
后唐守将刘遂清听闻子弟军大军来攻,根本不犹豫,率领三泉、西县、金牛、桑林的守戍士卒东逃长安,把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称散关。
中国关中四关之一。
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
川陕咽喉"
)以南的城镇全部放弃,留给了子弟军。
同月,阶州(今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刺史赵澄投降子弟军。
这些地方,都让李仁罕的第十一军镇守。
大军一路到达方渠(今甘肃庆阳市环县),羌族人的地界。
此时活动在甘肃、青海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羌人部落有党项、东女、白兰、西山八国、白狗、附国等。
其中,西山八国系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山各部的统称。
他们处在中原王朝和吐蕃势力之间。
有的同化于藏族,有的内附中原王朝,或同化于汉族,或在夹缝中生存,在唐末乱战不定的局势下,得以保存和发展。
青刚峡(即青冈岭,在今甘肃环县西北),吐蕃野利、大虫二族几千个营帐,分布在广袤的沙地之中。
李过分说道:“公子,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值得咱们大费周章来攻占吗?即使白给了咱,又有何用?”
李继岌:“不是这块地方有什么用,而是有人要经过这里,图谋中原!”
五代时期,西北地区生活的少数民族众多。
来自西北边境的威胁,一直是中原王朝亟待解决的问题。
每一个中原王朝,都幻想恢复汉唐鼎盛时期的丝绸之路。
但是,中原动荡,连年动乱,也只能是想想罢了!
西北少数民族主要有回鹘、突浑、党项、于阗、突厥、吐蕃。
其中,突厥、回鹘、吐蕃是西北众多少数民族中势力较大的三支。
到了五代时期,各部势力逐渐衰微。
回鹘,在《五代会要》中记载:“本牙住在天德西北娑陵水(今蒙古国北部的色楞格河)上,距长安六千九百里”
。
唐代时讨伐安禄山有功,与唐朝“和亲”
,自号“天骄”
。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