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要按印光大师的说法,就是一句佛号都摄六根,也是以一句佛号来净念相继。
依止这样的一种念佛法门,在整个成就三摩地的过程当中是最为殊胜的。
我想,我们一般人念佛的重点,应该都不是成就无生法忍,在末法时代大概就是成就往生的多。
当然,这个往生,它的重点就是要感应道交。
你临命终的时候,必须让你这一念心跟佛的心能够念念地感应道交。
那么感应道交的关键在哪里呢?天亲菩萨提出四个字。
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上说,一个人念佛能够成就,偏重在“一心归命”
。
这个“一心归命”
,其实开展出来就是信愿行三资粮。
这个信愿行三资粮,它整个修行的主要根据,其实来自于弥陀的本愿,特别是第十八愿,所谓的十念必生,说是“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
这个地方的关键在于“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信愿行三资粮。
我看古德在解释这一段的时候,善导大师很强调“至心信乐”
。
善导大师在诠释净土宗的成败关键,他强调信心,他以“信”
来统摄三资粮。
当然不是说愿不重要,也不是说行不重要,善导大师认为信是最重要。
那他这个“信”
是怎么样?他那个“信”
,他讲出一个观念说,念佛的人什么叫作有信心呢?就是你念佛的时候,念念之间顺从本愿,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你说,欸,我念佛,我是业障凡夫,我可不可以往生?你还在打妄想,你没有顺从本愿,你没有信心!
以善导大师的标准,念佛人佛号提起来的时候,你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你整个就是进入弥陀的功德了,你不能有任何的讲话的余地。
你说,欸,我业障深重,我善根不够!
这个表示你心中还在抗拒本愿,就是你抗拒本愿,你还有你的想法。
所以善导大师在诠释往生的关键的时候,他就是说,你念佛的时候,关键不在你这个人是不是业障深重;只要你心中提起来的时候,你的心是整个靠到佛的功德上,你心中没有任何想法,就是把自己空掉,心中只有佛,这个就是顺从本愿。
善导大师解释信心是这样讲。
但是,蕅益大师在解释三资粮的时候,我们看《弥陀要解》,他是比较偏重在“欲生我国”
。
他认为发愿是最重要,就是你要如实地经常去观想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庄严,去观想娑婆世界的过失,然后使令自己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善导大师比较偏重在对佛的皈依,对佛本愿的皈依,蕅益大师比较偏重在对净土的好乐,产生对娑婆的厌离。
当然,这两个各有各的传承,诸位在实际操作当中,这两个当然都有它的好处。
总而言之,从往生的角度,其实从历代祖师的开示,这个念佛还不是关键,你念佛念得多念得少,跟往生并没有很直接的关系,这个是决定你的品位。
你能不能够往生,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跟往生净土的愿力这两个是关键,这两个是主导性的关键。
所以说,念佛法门,其实它的重点在于感应道交,就是你不管用什么方法,你的心跟弥陀的心要能够“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这个关键在于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对于净土的一种愿望,依此而建立起来的。
所以这个法门被古德判作他力门果地教,是这个意思。
辛五、耳根圆通分二:壬一、叙悟缘起;壬二、牒证结答这是在本经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正宗,它正式加被本经的当机。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简介我叫江羽,本想一直留在山上陪着我的绝色师父,却被师父赶去祸害未婚妻了。而且多少?九份婚书!?...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