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念佛圆通章〉不是这样,它的所缘境是佛号,直接忆念佛号,直接感应道交,然后悟到本性。
两者不一样。
这两个我们到了经文的时候再详细说明。
总而言之,它整个正行的观念,就是要你反闻闻自性。
那么它的助行呢?再看第二个,助行。
修首楞严王三昧有两个地方要注意的。
第一个,就是四种清净明诲——明诲殷勤,戒乘俱急。
这是三世诸佛很明确的教诲。
我们这里讲到戒法的问题。
佛陀的戒法有性戒跟遮戒。
遮戒有时候是因时制宜,哪一尊佛到这个地方,他有时候有制,有时候没有制,因为环境不同、根机不同。
但是杀盗淫妄四根本重戒,三世诸佛出世一定会制的。
这四种明诲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
这是三世诸佛很明确的教诲,一定要遵守的。
所以修首楞严王三昧,你要守四根本重戒。
这是第一个助行。
第二个,道场安立,显密互资。
修首楞严王三昧你要有一个道场,有一个清净的环境,要结界,而且要持咒。
为什么要持咒呢?要防止鬼神障。
因为我们无量劫来,有的冤亲债主刚好到鬼神界去了,这个时候你要持咒保护自己,因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以整个首楞严王三昧有两个助行,第一个是持戒清净,第二个是你要诵咒来保护自己。
这到经文都会说明,它的正行助行。
而这两个修习之前的前方便,就是:第一个,了解你的目标在哪里、你为什么要修行?第二个,你今天所对治的是什么?是六根门头的习气。
这就是整个《楞严经》讲了三卷半,所谓的返妄归真的方法。
这个讲到修行。
第三段讲到“修学位次”
。
修行当然有它的过程。
无渐次而立渐次,能历之正助圆彰。
在修行当中有一个能历的心,就是能念的心。
我们这一念心,从它不变的体性来看是没有渐次的。
真如的清净法身没有所谓的前后、好坏的渐次,从本质上是没有渐次。
但是从它的数量来说、从它随缘的作用来说,而安立了渐次。
这意思就是说,我们要把心带回家,而每一个人对家的感觉是相同也不同,是不同也相同。
这句话怎么说呢?你看初一的月亮跟十五的月亮,光明是一样,但是这两个数量不一样,有大小的差别。
所以说,你今天把心带回家,虽然大家的所缘境都是清净的本性,都是家,但是它的数量还是有差别,所以在没有渐次当中而勉强安立渐次。
这个时候你就是“正助圆彰”
,正行就是正念真如,助行是持戒诵咒。
那么你所历的阶位呢?即位次而非位次,所历之转依如幻。
你所建立的过程也是一样。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关于永恒之门神魔混战,万界崩塌,只永恒仙域长存世间。尘世罹苦,妖祟邪乱,诸神明弃众生而不朽。万古后,一尊名为赵云的战神,凝练了天地玄黄,重铸了宇宙洪荒,自碧落凡尘,一路打上了永恒仙域,以神之名,君临万道。自此,他说的话,便是神话。...
阴错阳差中,仕途无望的宋立海认识了神秘女子,从此一步步走上了权力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