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55章
朱兴明如果不是太子爷的话,绝对是个做生意的一把好手。
只进不出,吝啬得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儿子突然就变得这么不要脸了。
或者说,自从儿子突然开智以后,他就不要脸了。
孩童开智,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幼儿的无知到童年的单纯,然后再到少年的叛逆、青年的莽撞,慢慢的步入中年之后,人才开始慢慢变得成熟稳重。
当然,有些天赋异禀的家伙青少年起就会大有作为,开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但大多数人,都是这么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朱兴明不一样,他是突然间的。
在大明王朝摇摇欲坠,眼看着就要完犊子了的情况下,突然就明智了。
然后,一路开挂一般,把濒死的大明王朝给救了过来。
虽然如今的大明依旧是风雨飘摇,但至少能够喘一口气了。
只要有了喘息的机会,这个王朝就有救。
看着讨价还价的儿子,崇祯皇帝心软了起来:“好吧,你们虎贲军留五十万两,剩下的二百五十万两都给朕送到国库去。”
“绝对不行父皇,虎贲军和东宫卫的将士得吃饭啊。
五十万两银子,能吃多久。”
“你不是还有个西山么,西山玻璃厂朕不还给你留了一成利润的么。”
崇祯又愤恨起来。
儿子的这两支军队,吃掉了他几万人军队的军饷。
可朱兴明叹道:“父皇当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就西山玻璃厂那点钱,根本就不够将士们用的。
父皇啊,儿臣的这两支亲军吃喝拉撒,军饷粮草都是自筹的啊。
更别说将士们的甲胄、军械、营帐、马匹,这些都得要钱的。
父皇,儿臣斗胆问一句,没有虎贲军,辽东如何、陕西会如何?”
没有人能否定虎贲军的功绩,这一点崇祯皇帝也知道。
他想了想,最终还是做出了让步:“好吧,你留一百万,剩下的二百万两送到国库去,此事,朕可以既往不咎。
最少二百万两,朕总得堵住那些臣子们的嘴巴吧。”
朱兴明大喜谢恩:“儿臣谢过父皇!”
说朱兴明是个逆子,这一点儿也不为过的。
别的不说,他明明弄走了王登库四百五十万两,对老爹崇祯皇帝却说三百万两。
而三法司的刑部尚书冯英、大理寺寺卿邢晨玖和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陈世奇等人,他们能查到的,也仅仅是王登库八处钱庄的三百万两银子。
而王登库去借去凑的一百多万两,是谁也查不出来的。
也就是说,朝廷至今仍然以为朱兴明是侵吞了三百万两,而绝不是四百五十万两。
这也是朱兴明的计策之一,如果东窗事发,老爹崇祯皇帝铁公鸡一毛不拔的话,至少他还能剩下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还好,崇祯皇帝比自己想象中的要仁慈。
朝廷的日子不好过,国库就是个无底洞。
可即便如此,崇祯还是咬牙从三百万两银子中拿出了一百万两给朱兴明折腾。
别人怎么说崇祯皇帝朱兴明不管,史书如何描述自己的老爹朱兴明不管。
朱兴明只知道的是,老爹崇祯皇帝是个面狠心软的好父亲。
这一点就足够了,因为正是有这样的老爹做后台,朱兴明才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精神发疯文学,没有原型,没有原型,没有原型(讲三遍),请不要在评论区提真人哦。金手指奇大,cp沈天青。日六,防盗八十,上午十一点更新江繁星八岁时候看见律政电视剧里的帅哥美女环游世界谈恋爱...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