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句话很有可疑。
凡做一番大事业的人,总是有人说好,有人说坏的,根本上没法子使各个人都说好,所以做大事业的人,总是把毁誉置之度外的。
魏武帝难道是怕人家谤毁的人?要是有一封信说他的坏话,就要发怒而杀人,那他生平,不知道要杀掉多少人才够?所以当时的伏皇后,必是另有什么政治上的阴谋的,断不会因一封信骂魏武帝而被杀。
至于说汉献帝因董承被杀而怨恨魏武帝,则董承并不是公忠可靠的人,我在第九节里,业经说过了。
《三国志》注引《曹瞒传》说:魏武帝派华歆带兵进宫去收捕伏皇后。
皇后关了门,躲在墙壁里。
华歆打坏了门,把墙壁也毁掉,将皇后牵了出来。
这时候,献帝正和御史大夫郗虑同坐。
皇后走过他的面前,握着他的手道:“你不能救活我了吗?”
献帝说:“我的性命,亦不知道在什么时候。”
又对郗虑说:“郗公!
天下有这样的事吗?”
这些话,一望而知其是附会之谈,写《后汉书》的人,却把它采入《伏皇后本纪》里。
于是后来的人,以为它见在正史上,一定是可靠的,编纂历史的人,也都采取它,就成为众所共信的事了。
《曹瞒传》又说,伏完和他的宗族,死的有好几百个人。
其实伏完是死在建安十四年的,离这时候已有五年了。
即此一端,亦见得《曹瞒传》的不足信。
所以我说伏皇后的被杀,是一定另有政治上的阴谋的,不过其真相不传于后罢了。
假定伏皇后的被杀,是别有阴谋,则魏武帝一身,既然关系大局的安危,自不得不为大局之故而将她扑灭。
这正和带兵的不能因军中有一群人反对他而即去职,或自杀,置军队的安危于不顾一样。
老实说:立君本来是为民的。
如其本来的君主,因种种原因不能保护国家和人民,而另有一个能够如此,则废掉他而自立,原不算错,而且是合理的,因为这正是合于大多数人的幸福的呀!
然而魏武帝当日,还始终不肯废汉自立,这又可见得他濡染于封建时代的道德很深,他对于汉朝,已经是过当的了。
后人诬枉魏武帝要篡汉的,是因为下列这几件不正确的记载。
其一,《三国志·荀彧传》说:建安十七年,董昭等说魏武帝应该进爵为公,把这件事情和荀彧商量,荀彧说:“魏武帝本来是兴起义兵,以匡辅汉朝的,不宜如此。”
魏武帝因此心不能平,荀彧就忧愁而死。
荀彧死的明年,就是建安十八年,魏武帝就进爵为魏公了。
这话也明是附会。
魏武帝真要篡汉,怕荀彧什么?况且进爵为魏公,和篡汉有什么关系?他后来不还进爵为魏王吗?
其二,是建安二十四年,孙权要袭取荆州,《三国志》注引《魏略》说:他上书称臣,而且称说天命,说魏武帝该做皇帝。
魏武帝把信给大家看,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踞是放肆的行为。
魏武帝比孙权,自然辈行在先,所以称他为是儿,就是说这个小孩子。
炉火上是危险之处。
他说:这个小孩子,要使得我放肆了而住在危险之处。
这明明是不肯做皇帝的意思。
《三国志》注又引《魏氏春秋》,夏侯惇对魏武帝说:“从古以来,能够为民除害,为人民所归向的,就是人民之主。
您的功劳和德行都很大,该做皇帝,又有什么疑心呢?”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