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下面的人去通知之后,赵匡胤既没有叫宋皇后起来,也没有叫宋皇后回去,就让她在旁边跪着,自己则继续翻看《中华上下五千年》。
这一次,他重新把资料翻到了宋朝开始的阶段,从头开始阅读宋史的阶段。
赵光义也好,王继恩、程德玄也罢,都在大宋朝堂有很深的影响力。
特别是赵光义,说是根深蒂固也不为过。
赵匡胤这些年出征在外,就是赵光义帮助他稳住朝堂的,很多大宋的政策也都是赵光义和他一起商讨制定的。
但是,根深蒂固又如何?他赵匡胤是皇帝,是大宋的开创者,无论是军中还是朝堂,他的影响力都是大过赵光义的,所以把赵光义下狱,把王继恩和程德玄下狱,他丝毫不慌,一道旨意就可以。
很多人说赵光义的势力可以和赵匡胤分庭抗礼,甚至赵匡胤到了开宝九年都已经拿赵光义无可奈何了。
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看法。
这种错误看法,是根据烛影斧声之后赵光义顺利登基来倒推的,实则本末倒置了。
要知道,那个时候赵匡胤都死掉了,自然是谁的势力大谁当皇帝了。
但在赵匡胤活着的时间节点,只要他有一口气在,他的一句话就是不容反驳的圣旨,任何人都得遵命而行!
作为一个朝代的开创者,太祖或者高祖,拥有其他任何人都无法违抗的巨大权威。
哪怕你的势力很大,那也没用,因为朝堂内总有你的反对者,还有你的下属也总是想上位的。
别说是封建时代了,哪怕是现代社会,同样是如此,这是人性。
太祖高祖皇帝要把你废掉,你的政敌、你的下属,第一时间就会拿着你的项上人头到太祖高祖面前邀功请赏,他们也想进步啊!
有太祖高祖的命令,杀你,那是名正言顺,没有任何的疑虑。
然而,当太祖高祖去世,情况立即就发生了变化,因为权力出现了真空!
死人是没有任何力量的,哪怕强如秦始皇,死后不也和鲍鱼为伍吗?赵高和李斯不也直接篡改了秦始皇的诏书吗?难道,就因为赵高和李斯的篡改诏书行为,就能说秦始皇在死之前就没有了力量,被赵高和李斯架空了?肯定是不能的啊!
“……四年,从征幽州。
军中夜惊,不知上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
及归,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
德昭以为言,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
德昭退而自刎。
上闻惊悔,往抱其尸,大哭:……”
赵匡胤看到这一段,情绪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波动了,自己的儿子终究是被赵光义所害。
什么狗屁的自刎,赵匡胤一看就知道是赵光义修改了历史,这完全是逼着他儿子自杀的,这样才能保全妻儿性命,否则全家死绝!
更何况,前面的军中夜惊,不知道赵光义这个皇帝在哪,然后就冒出来有人要立赵德昭为帝,这不妥妥的故意的吗?“我儿过于老实了!”
赵匡胤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忽然有些担心赵德昭能不能守好大宋江山了。
“拜见父皇!”
不一会,赵德昭来到了文德殿。
赵匡胤认真的打量着自己的这个次子,如今已经二十五岁,虚岁二十六了,样貌很像他,但身上的稚嫩之气一眼分明。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叶峰一踏上官梯就遇到两类险情一是多种危险的感情,二是各种惊险的官斗。叶峰三十六岁就被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从报到那天起就被卷入这两种险情的惊涛骇浪中。他是草根出生,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搏击风浪的能力,他像一叶小舟在惊险莫测的宦海里沉浮出没,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