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明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浪潮中,众多杰出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崭露头角。
然而,在《明史·流贼传》中,仅有张献忠和李自成二人拥有独立的传记。
原因在于他们是仅有的两位成功建立起属于自己政权的起义者。
对于李自成,无需赘言,他攻克北京,建立大顺王朝;而张献忠通过造反所创建的基业相对较小,最终仅在四川地区建立了一个地方性政权——大西国。
尽管如此,我们绝不可轻视张献忠的能力。
在其长达十余年的造反生涯中,尽管屡次遭遇危机,但凭借流动作战的优势,他总能化险为夷。
其中,有两次战役,可以说是张献忠一生之中最为辉煌的时刻,那就是奇袭凤阳和奇袭襄阳。
时间来到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正月,此时在陕西的农民起义军遭遇重创,被洪承畴指挥的明朝剿匪大军打败。
绝大部分的农民起义军都被明军驱赶至河南。
而且,洪承畴已率领部队走出潼关,企图在河南一举消灭这些农民起义军。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所有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不得不聚集在一起,在荥阳召开紧急会议,共同商讨如何应对明军的围剿。
根据《明史·流贼传》中的记载:“八年正月,大会于荥阳。
老回回、罗汝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及高迎祥、献忠共十三家七十二营,议拒敌。”
这场会议对于农民起义军来说至关重要,他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抵御强大的明军。
当时,作为高迎祥(首任“闯王”
,李自成继任)部下的李自成,提出了一种看似新颖却实则无奈的战术——四面出击、分散作战。
这个战术背后隐藏着一个残酷的现实:即使农民起义军联合起来,面对强大的明军仍然处于劣势。
因此,这种分散出击的策略更像是一种逃亡战术,旨在避免被明军围剿。
于是,农民起义军根据李自成的建议,开始以河南为中心,分兵向湖北、陕西、山西、安徽等地出击或逃亡。
而张献忠在荥阳会议上领到的任务是与高迎祥部合作,共同进攻东方地区,即朝着安徽方向推进。
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有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明朝的中都凤阳。
凤阳不仅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更是明朝的发源地。
这里建有朱元璋父祖的陵墓,也就是说,所有明朝皇帝的老祖宗都安葬于此。
对于明朝来说,凤阳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它代表着明朝的根基和尊严。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由于农民起义军从未向这个方向移动过,凤阳周边缺乏足够数量和实力的明军来进行防御。
而在农民起义军身后紧追不舍的明朝剿匪总督洪承畴负责的是"
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
,唯独不包括安徽。
这意味着,当张献忠、高迎祥等部向安徽进军时,洪承畴根本来不及部署军队进行阻击。
就算他想要调动凤阳周边的军队,也没有相应的权力。
因此,这个方向成为了洪承畴大军围剿农民起义军的一个巨大漏洞。
而这个漏洞恰好被农民起义军敏锐地察觉到并加以利用。
张献忠率领本部兵马迅速通过河南汝宁府,进入安徽,并直逼凤阳境内。
凤阳的文武官员以及明军对张献忠大军的突然袭击毫无防备,守城的官军大部分被歼灭,其余人纷纷投降,凤阳最终落入张献忠之手。
在凤阳这个地方,张献忠做出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事情。
他竟然挖掘了老朱家的祖坟,将皇陵周围所有的树木全部砍伐殆尽,并放火焚烧了皇陵,甚至连当初朱元璋出家的寺庙也没有放过。
此外,张献忠还公然打出了"
古元真龙皇帝"
的旗号。
之后,张献忠在退出凤阳后,与高迎祥分道扬镳,独自率领军队继续向东进攻。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
前世被当副镇长的老婆离婚后,崔向东愤怒下铸成了大错,悔恨终生!几十年后,他却莫名重回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时刻!他再次面对要和他离婚的副镇长老婆,这次,他会怎么做?...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