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时文帖出,争议立散。
便是还有极少数嘴硬之人,见无人应和,也不再自讨没趣。
随后,谢拾与今次县试上榜的前二十名都受邀到县衙走了一遭,拜见县尊大人。
周知县年近五旬,却精神弈弈,宽额正脸,自有为官多年的威严之气。
他身着宽袍圆领的青色常服,头戴乌纱,腰束银带,鸂鶒纹的补子象征着正七品的官职。
依照名次排列入内的一众考生在这位县尊面前都是屏息凝神,唯恐有丝毫冒犯。
周知县的态度却颇为可亲,与众人说了几句话,又笑容和蔼地鼓励道:“列位都是本县俊杰,还望再接再厉,府试连捷。”
虽只是口头几句鼓励,可说话的却是县尊,诸生面露欣然,一个个大为振奋。
随后周知县命人送诸生出门,却唯独点了谢拾的名,明显要留他单独叙话。
其他人见状,无不心生艳羡,面上却无不平——但凡见过谢拾的文章,很难不心服口服。
众人散去,只剩谢拾一人。
他年纪虽小却进退有度,挺直端正地站在堂中,骤然被县尊点名留下,亦是虽惊不乱、从容自若,相貌本已极佳,气度却更胜一筹。
周知县越看越是喜欢。
便将人叫到近前,何时开蒙,读书几年,垫师何人,一一问了。
得知谢拾师从徐夫子,周知县恍然道:“原来是徐子平。”
秀才易成,举人难得。
周知县上任以来,泊阳县就出了一位举人,印象岂能不深?只此文教之功,便足以在他的政绩上添上重重一笔,不出意外来日必然高升。
提及徐衡,周知县不免问了一嘴。
眼看周知县似乎因为徐夫子的缘故对自己印象更好,谢拾欣然之余暗暗可惜,若是徐师兄还在这里,本该由他来沾这份光。
尽管他深知周知县本就对他极为欣赏,徐夫子这位恩师的存在不过是锦上添花。
谢拾道:“恩师现已入京赴考会试。
得知学生与师兄得县尊看重,必然欣慰。”
他不动声色地替师兄刷存在感。
周知县当即笑道:“徐兄的文章我是见过的,火候已到。
不出意外,本县又要多出一位进士……”
又听谢拾特意提及师兄,便记起方才入内的前二十名中,恰有一位徐姓学子,知县事务繁忙,自然不可能记住所有学生的籍贯与祖孙三代,此时听了谢拾的话,顿时对此人身份有所猜测,问道,“你师兄可是县试第三名徐守文?”
“县尊所料无差。”
谢拾欢欢喜喜一揖,又道,“恩师待我如子,师兄待我如弟,得此良师益友相伴,乃学生之大幸。”
“善!”
周知县对他愈发满意,对印象不深的徐守文与印象深刻的徐衡亦多了一分好感,“尔师兄弟皆少年英才,又亲睦如此,徐兄教徒教子有方,足以自得矣。”
又考教一番谢拾的学问,发现他基础扎实,对经义自有一番见解,尽管尚有许多稚嫩不足之处,在这个年纪已是难得……
周知县心中有了
底,端茶送客之前,他取出一封银子递给谢拾:“府试在即,本官略备程仪。
望你不负所学,举业有成。”
……
谢拾走出县衙大门时,徐守文还没走,见谢拾一副恍恍惚惚的模样,他忙迎上来,笑呵呵地调侃道:“阿拾你这是怎么了?莫非挨了县尊大人的批?”
——事实当然不可能如此,若非极其欣赏,县尊何必留人?
不知情的外人听了,恐怕还以为他在幸灾乐祸呢。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