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什么叫行家,郑直算是开了眼。
结清工钱的第二天,杨儒就不晓得从哪弄来了一批工人和两个小厮。
然后工人按照流程进行分工,每个人只负责他分内之事。
工食银给的很低,却有‘计件钱’,每完成一件就可以得到一定额外工钱;小厮则无薪,每月工钱就按照他们售卖书籍的数量进行提成。
同时杨儒不但加强的物料监管,支度全需要他的画押。
还设立了一系列的奖惩制度,动不动就罚钱。
这一下子,整个墨香居顿时热闹了起来。
每个人都晓得他该做什么,根本不用人去管。
原本郑直还以为杨儒这么做一定会出乱子,可结果证明,是他外行。
甚至没过几日,有工序简单的工人找到了杨儒,主动要帮助别的工位完成指标,当然前提是同等计件。
“人是经济动物。”
杨儒的解释让郑直听的颇为刺耳“你用鞭子抽他,让他干活,是不行的。
可你要用钱诱惑他,结果就是现在这样。
这就叫胡萝卜大棒。”
郑直心里对此是抵触的,可现实告诉他,这就是真相。
所谓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当十一月来到最后一日,杨儒终于通过何凤棠的牵线搭桥,做成了一笔勘合买卖。
利润不算多,他和郑直事后一人分五两银子。
可意义非同小可,这条路走通了。
郑直突然发现他很蠢,颇有些买椟还珠的意思。
他只在买卖开始时露了一面,与何凤棠这个蠹虫吃了顿饭,然后就没有再管过。
内里的弯弯绕,他一无所知。
这就意味着倘若离开了杨儒,他的这条财路也就断了。
同时,这赚了十两是杨儒讲的,至于真正赚了多少,恐怕那位杨谦杨儒士都比他清楚。
这让郑直突然感觉比有人追杀他,还难受。
因此当杨儒提议,过年时到灯市摆摊卖书时,郑直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下来,并且主动请缨要跟着杨儒一起去,美其名曰‘长见识’。
如今二人住在一起,他也正好可以跟着杨儒偷师。
陈守瑄总是对他讲,艺多不压身。
郑直在隆兴观时还没体会,如今离开隆兴观这一年多,才有了切身感悟。
各个行当他可以不做,却应该多多少少都懂一些才好,否则吃亏的永远是他。
灯市的地点主要在紫禁城东华门外的中府草场街和灯市街上,每年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七日“上元节”
期间开市。
其中以上元节这一天的灯火最盛,因此又有十四日试灯,十五日正灯,十六日罢灯之说,灯市口便因灯市得名。
灯市自右侧紫禁城皇宫夹道为始,穿十大王府街而过,左侧以东四牌楼街为界。
逢灯市,官府京城市民无论官民、贵贱、男女老少蜂拥而至,四方商旅也云聚而来。
灯市期间,街道两边搭建华丽的街楼,供官宦商贾高价租用,赏灯宴乐。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官场,是利益的牢笼胜利者,在人间炼狱失败者,在人间监狱。爱与恨,恩与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性格嚣张的林飞扬走马上任镇委书记当天就得罪了顶头上司,让大领导颜面无存,差点被就地免职,且看这个嚣张到骨子里的家伙如何凭借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勇闯重重危机,智破层层陷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