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讲完《大学》开篇第一节,徐夫子开始讲第二节。
依旧是先反复诵读再讲解文义。
“此节论述为何‘明德’、‘新民’便可‘止于至善’。”
“何以明己德、明天下人之德便可抵达至善之境?——知道要抵达至善之所在,有了目标则志有定向,志有定向则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则随处皆安,随处皆安故而虑事周详,终将抵达至善之所在。”
讲完上述两节,徐夫子继续道:
“故而,《大学》又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疯狂燃烧学习热情的谢拾跟着徐夫子一字一句诵读,他的目光亦随之转移到书卷上的第三节。
一个个简单的文字,在他眼中却蕴含天地之至理,俨然是通往修行大道的门扉。
“本,根本也;末,末梢也。”
极度专注中,世界寂静无声,一切喧嚣皆已远去,唯有徐夫子的声音在回响。
“此节总结上述两节:‘明德’为本,‘新民’为末。
始于‘知止’,终于‘能得’。
——本与始在先,末与终在后,知晓这顺序且照着去做,则于大学之道不远矣。”
——先明己之德,再明天下人之德;先立目标,随即定志、静心、随处而安、思虑周详,终能抵达至善,接近大学之道。
“嗯!
嗯嗯嗯嗯!”
第一排右侧靠窗的位置上,谢拾竖起了耳朵,一个字都不曾遗漏,他下意识连连点头。
惹得坐在他后面的方朋目光情不自禁随着这颗圆润的小脑袋瓜上下移动。
多日苦练书法的成果在他笔下显露出来,快速而不凌乱的字迹密密麻麻连成一片。
谢拾婴儿l肥的小脸上满是郑重。
短短三节交代完“三纲”
,徐夫子开始讲述“八目”
,他继续带领学生们诵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物格而后知至……国治而后天下平。
】”
一口气读完两节,徐夫子方才一起讲解:“……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是‘明明德’的条目;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这是‘新民’的条目。”
“知所先后,循序为功,则己德可明,民德可新,至善可止,大学之道亦近矣。”
伴随着徐夫子戎长枯燥的讲解,学生们摇头晃脑的频率越来越低,逐渐变成小鸡啄米般的点头,浓浓的困意笼罩了学堂。
徐守文双眼几乎眯成一条缝。
赵自新记笔记的动作逐渐凌乱,笔下的文字不知何时向着鬼画符的方向发展。
王临全凭毅力在坚持。
方朋、吴跃二人忍不住以书遮面,掩饰住打呵欠的小动作,眼中泪光点点。
春天到了,万物生长的季节。
受到倦意源源不断的浇灌,瞌睡虫嚣张地大肆扩散。
朝中无人莫做官,重活一世的秦毅不是这样认为。机遇来自于谋划,时时为朝前铺路,才能高官极品!上一世,含冤入狱,前途尽毁,孤独终老。这一世,从救省城下来的女干部开始,抓住每一个机遇,加官进爵,弥补遗憾,扶摇直上九万里!...
妻子背叛,对方是县里如日中天的副县长!一个离奇的梦境,让李胜平拥有了扭转局势的手段!即将被发配往全县最穷的乡镇!李胜平奋起反击!当他将对手踩在脚下的时候,这才发现,这一切不过只是冰山一角!斗争才刚刚开始!...
十级官路,一级一个台阶。刘项东重生归来,从乡镇城建办主任起步,把握每一次机会,选对每一次抉择,一步步高升。穷善其身,达济天下。为民谋利更是他的追求。小小城建办主任,那也是干部。且看刘项东搅动风云,在这辉煌时代里弄潮而上,踏上人生巅峰。...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官场如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可陆浩时刻谨记,做官就要做个好官,要有两颗心,一颗善心,一颗责任心。且看陆浩一个最偏远乡镇的基层公务员,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权利游戏里一路绿灯,两袖清风,不畏权贵,官运亨通。...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