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简而言之,沈亦初创办的报社可以利用印刷术将小说以连载的形式一期一期地刊登在报纸上。
钱铁嘴可以担任报社的第一编辑,专门用来审核他人投稿的文章是否符合标准。
而沈亦初需要把握好印刷和宣传这一块的工作。
至于养生粥铺,他可以将店铺管理的权利往下放权,让知秋和言生两个人管,他们两个人人品过得去。
沈亦初是放心的。
接下来,他会将全部精力放在报社上,和钱铁嘴一起将报社经营好。
但愿六皇子能上钩吧。
第44章
第二日一早,第一家报社悄无声息地在京城的城西街创办,有了钱铁嘴的宣传和沈亦初敲锣打鼓造成的大动静,报社开办地很顺利。
百姓们都喜欢凑热闹,对报社有着一丝丝好奇,他们聚在报社门前,对报社指指点点,交头接耳。
只见报社的牌匾上雕刻着三个字——【故事汇】。
“故事汇?卖的是什么,是故事吗?”
百姓A不禁好奇。
百姓B也没看出来什么名堂,摸索着下巴,猜测着,“大概是吧,是不是卖书的?如果是的话,那我可就走了,地里的庄稼还没打理,我可没这个闲工夫看书。”
毕竟,大字都不识一个。
不认字的百姓旁听了百姓AB的话后,便直接扭头离开,既然是卖书的,那就跟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对他们来说,只要把家里的活干好,比什么都强。
有人离开后,报社的门前立马就空了一大块地盘。
沈亦初依旧将自己扮成一位儒雅的中年男人,但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他看着要年轻好几岁。
他看时机差不多了,跟钱铁嘴对视了一眼,便走到报社门口,对百姓们讲解何为报社。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我这家店是做什么的,你们大部分人都猜对了,我们就是专门卖故事的,但我们并非直接卖一本故事书,而是将本报社最受欢迎的书籍按章节刊登在一张纸上,比如本期刊登第一章,若大家想看到第二章,就必须买下一期的报纸,每七日为一期,如此循环往复。”
简而言之,就是在报纸上刊登连载小说,七日为一期。
沈亦初当然也考虑到那些不认字的百姓,又继续道:
“当然,若大家嫌弃麻烦,不愿意阅读本报社的报纸,便可以在发布新一期报纸的第二天晚上,来报社听一听咱们京城有名的说书先生,钱铁嘴钱先生继续为大家说一说本期报刊上的故事。”
门前不认字的百姓们还没有完全走干净,他们都高兴地鼓起了掌,接连称好。
钱铁嘴笑着对百姓们拱了拱手,“承蒙诸位不弃,钱某日后定会将更好的故事说与诸位听。”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意外撞见女上司在办公室和陌生男人勾勾搭搭,齐涛偷偷拍下照片,依靠这个底牌,他一路逆袭,而女领导对他也由最开始的恨,逐渐改变了态度...
草根男人赵潜龙怀揣为民之念,投身仕途。且看他如何一路横空直撞,闯出一条桃运青云路,醒掌绝对权力醉卧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