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前面说过,刘邦死后,汉朝的政治格局是皇权中央、功臣集团、地方诸侯三足鼎立,吕后在惠帝时期也一直在尽力维护着这个平衡,在此基础之上,吕后才敢放手治政,慢慢加强吕家的权势,以期与刘家共享天下。
】
邓绥在亭中缓缓摇着手中的绢扇,心思却飘远了开去……
诚如天幕之前所言,吕后作为皇帝的亲生母亲和宗法上的嫡母,以她来临朝执政,实际上是皇权的延伸,是帮助刘氏大宗在稳固天下,稳定权柄。
可吕后以提拔自己母家的方式来达到这个问题,真的不会适得其反么?
毕竟她自小学的都是诸吕如何作恶,如何要乱刘氏江山。
她的母亲更是在她成为太后之时,拿吕后家事劝导她,反思要多思多想,万万不可行差踏错。
连吕家都做不到什么共享,何况他们邓家呢。
更何况她没有亲生儿子,每走一步更是要小心翼翼。
也不知在她身后,邓家又会是如何结局……
【但是惠帝的崩逝再度打破了这个平衡,没了惠帝这个名头招牌,吕后手里的几个刚断奶的小娃娃根本没能力去号令天下,以至于中央皇权岌岌可危。
司马迁原话是这么说的:“及孝惠帝崩,天下初定未久,继嗣不明。”
继嗣不明,就是说天下都不看好几岁的奶娃娃当什么皇帝。
“于是贵外家,王诸吕以为辅,而以吕禄女为少帝后,欲连固根牢甚,然无益也。”
吕后同样选择了联姻的方式先来巩固皇权,虽然司马迁从事后的角度看是徒劳无用的,但对于当时的吕后来说,再难也要去做。
她最先要解决的,就是长安城里这些功臣遗老。
】
萧何的府中,曹参等一众丰沛元老都围坐在厅堂之上,脸色各异。
萧何这两年的身体也不大好,前些天听天幕说起了刘邦临终前安排的丞相接力顺序,更是着力帮助曹参。
“相国,”
王陵跪坐上桌案前,朝上首的萧何拱拱手,开口道,“天幕神迹,所预言之事虽然乍听上去匪夷所思,细想之下却都有迹可循。”
之前听说的那些事太过炸裂,把他们这些臣子打的那叫一个惊慌失措,纷纷串联奔走,长安城里的议论也是甚嚣尘上。
最后这些人还是围绕到了主心骨萧何身边,想讨一个主意。
萧何心里也有些慌乱,可他却知道,这时候最好的就是什么都不做,静静等着宫里那位发话。
但是陛下似乎还在处理宫里的事情,这些天并没有召集外臣。
他也只能是先安抚好众人,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胡说。
此刻听了王陵的话,萧何歪坐在榻上,点点头:“这是自然,不过有些人还是不要自作聪明,以为窥得天机,就能搞出些惊天动地的事情。”
终究,一切还得看宫墙里那对夫妻。
那对夫妻正在廊下面面相觑,相对无言。
刘邦率先打破了沉默:“听说你侄子前两天又生了个女儿?真是恭喜啊
,该送份厚礼过去。”
吕后知道,这是刘邦这个死老头在讽刺她搞什么刘吕联姻,“批发”
吕家女儿,她不作回答,而是问道:“那陛下到底有没有想过易储之事?”
刘邦一怔,不再言语。
【在惠帝的灵堂上,吕后借张良的儿子张辟强之口,把自己的侄子拜为将军,统管南北两军——就是相当于禁军,把长安城和皇城牢牢捏在手里,保障他们祖孙一家子老幼的安全。
然后发布了一道诏令:“高皇帝匡饬天下,诸有功者皆受分弟为列侯。
朕思念至于久远而功名不著,亡以尊大谊,施后世。”
就是告诉各位功臣遗老们,朝廷不会忘了他们辅佐定鼎的丰功伟绩,会保他们后世的荣华富贵。
得到保证的功臣列侯们果然大部分都十分配合吕后,对于不配合的王陵,吕后明升暗贬,让他给小皇帝当太傅,剥夺了他右丞相的实权,让自己的心腹审食其成功进位左丞相,进一步把控朝政。
周胜利大学毕业后,因接收单位人事处长的一次失误延误了时机,被分配到偏远乡镇农技站。他立志做一名助力农民群众致富的农业技术人员,却因为一系列的变故误打误撞进入了仕途,调岗离任,明升暗降,一路沉浮,直至权力巅峰...
他们都是草根出生,凭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但一个清廉,一个腐败,于是一见面就成了格格不入的对手...
普通人只要有机会,也可以封侯拜相。看王子枫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如何抓住机会搅动风云。每个人都可能是千里马。...
专栏古耽预收微臣诚惶诚恐求个收藏容棠看过一本书。书里的反派宿怀璟是天之骄子,美强惨的典型代表,复仇升级流高智商反派人设,可惜人物崩坏,不得善终。结果一朝穿越,容棠成了文中同名同姓早死的病秧...
要想从政呢,就要步步高,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要有关键的人在关键的时刻替你说上关键的话,否则,这仕途也就猴拉稀了...
天才中医凌游,在大学毕业后为逝世的爷爷回村守孝三年,并且继承了爷爷生前经营的医馆三七堂。可突然有一天,一群大人物的到来,让他的人生出现了转折,本想一生行医的他,在经历了一些现实的打击之后,他明白了下医医人,上医医国的道理,为了救治更多的人,从而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官场,游走在政军商等各种圈子。从赤脚郎中,到执政一方,从懵懂青涩,到老成练达,看凌游如何达成他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